l 汽车配套厂的生产与汽车主机厂的生产节奏基本保持一致。
由于汽车主机厂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的竞争,为了降低自身的库存成本同时又要保证流畅的生产,主机厂普遍采用"零库存"的管理方式,汽车配套厂则根据主机厂的生产计划进行安排生产、备货,并根据主机厂的实际需求状况,提前一小时或数小时将产品送达生产线供装配使用。因此,为了有效降低厂内的库存数量,提高资金周转率,避免呆滞料的发生,需实时掌握主机厂的采购计划和生产情况;
l 通常运用JIT的看板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管理;
准时生产方式(Just In Time简称JIT)管理理念的核心是,“只在需要的时候,按需要的量,生产所需的产品”,即追求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、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;该管理模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,1973年以后,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突出的作用,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,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,也吸引了国内汽车配件行业采用此方式进行管理,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在实现JIT生产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看板(Kanban),看板是用来控制生产现场的生产排程工具。具体而言,是一张卡片,卡品的形式随不同的企业而有差别。看板上的信息通常包括:零件号码、产品名称、制造编号、容器形式、容器容量、看板编号、移送地点和零件外观等。
l 产品结构复杂,生产流程比较多,工序复杂,工艺路线灵活,设计变更频繁。
由于每一种产品类型的计划模型、制造周期都不同,所以不同的产品工艺,不同的制造提前期,要制订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,必须依据MRP理论,由计算机进行协助,方能及时准确的产生计划,以满足生产和管理上的需求;
l 配套厂出货后以寄存方式处理;
由于国内配套厂商众多,幅员广阔,因此部分较远距离的配套厂会与主机厂签下供货协议,当配套厂出货后,会储存与主机厂的仓库或附近的物流仓库的,等到主机厂实际使用该零件时,对配套厂才算是正式的销货行为
l 主机厂用后付款处理账务
配套厂货物到达主机厂后,主机厂不会立即根据送货数量结算货款,而是在实际使用后以实际用量,再依据付款条件付款,未使用前在物流仓库中的零配件,所有权归汽配供应商所有,甚至还需要付给物流仓库管理费用与服务费用。
l 部分产品价值较高,质量的管理要求较严,对成品、重要部件都要求有质量跟踪记录。
汽车部分的零配件,如:发动机、电控电路、刹车线、制动装置等都是属于汽车安全件,该类产品的质量均需通过专门的检测设备进行检验,并记录备案,以便发生产品异常时,可进行质量跟踪,并追溯到采购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的品质状况;
l 通常需要通过TS/QS汽车行业作业标准认证,以取得行业内的“通行证”;